繁体版 简体版
我的书城 > 历史 > 红楼:被拐到扬州,截胡林黛玉 > 第 185章 书信(二)

黛玉专程送出院子,亲眼见着绿衣走了,急匆匆的走回来,虚掩了门,又叫紫鹃到外间看着,一副鬼鬼祟祟的小模样。\s.h′u?q·u?n′d_n¢s..^c,o·m-

紫鹃看着好笑,便道:

“姑娘与林大爷自小一块长大,年关里书信往来一两回,本是常理,姑娘这般举动,岂不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?”

黛玉本是“关心则乱”,又被紫鹃道破,也觉得似是小心太过了些,倒显得不够“光明正大”了,便也准备装作一副“问心无愧”的模样。

虽是这般打算,也不知怎的,竟无论如何也装不出来。

眼见紫鹃也饶有兴味的盯着这封信,神情意味深长。黛玉愈发局促起来,涨红着脸道:

“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的,偏是你们这些爱嚼舌的,总爱说些没头没脑的话,叫人奇怪,我才要避着些,你们又说这样的话。

好赖话都叫你们给说了,我还说什么?你还在这待着做什么?还不快出去!”

紫鹃眼见黛玉渐渐“恼羞成怒”起来,也不敢再招惹她,笑嘻嘻道:

“是~遵姑娘的吩咐,奴婢这就出去给姑娘把门儿~”

说完赶紧扭身便走,顺手将一旁伸长了脖子也盯着信瞧的雪雁一并拽走。\b!i·q¢i¨z*w¨w?.*c^o!m¨

黛玉轻轻跺了跺脚,拿这两个丫鬟也没办法,见两人果然出去,又把门带上,方才把信拆开,心里竟觉得有些紧张。

“师妹黛玉妆次:

自兄离京南下,己有半年,战事顺遂,兄一切平安,师妹不必挂怀。

兄在河南,穿州过府,眼见流民凋敝,田地荒芜,心中不胜悲切,愈发觉得为兄此番入军中,正是时候。

兄胜了几回,得了些俘虏,多有些老弱妇孺,皆虚弱不堪,想来不问也知,此辈必是也被贼军掳掠而来。

人常言,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。

可若是这等悲哀之事,落在为兄头上,等到了那时,若不早做准备,也只得空叹一句‘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’了。

为兄一时有感,随意牢骚,与妹闲叙一二,妹不必在意,外间诸事,为兄自然料理,只盼师妹平安喜乐,无虑无思。

兄提笔之时,道旁野草渐青,想来师妹收信之日,京师里也该己冰雪消融。

虽是如此,早春仍寒,师妹添减衣物,务必留心,不可稍有大意。

替为兄转告雪雁,叫她别光惦记着吃饭,若是照料师妹不周,待兄回来,扣光她的零用钱。¨x~x,s/w!k_.¨c¨o·m!

此外,为兄还有一事相求,为兄弃文从武一事,恩师在扬州己知,十分气恼,己写了信来,言辞凶狠,扬言必是要打断为兄双腿。

盼吾妹速速写信,替为兄说些好话,救命之恩,必有厚报,切记切记,万务迁延。

记得多吃饭。

兄思衡亲笔。”

黛玉瞧了前一半,也正有些为河南百姓之艰难而感到难过,等瞧到后头,又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,嘴里嘀咕道:

“让你好好的跑去学人打仗,我可不救你,叫父亲教训教训你也好,省得你整日里胡乱逞能。”

又把信翻过来一瞧,果然背面还有一幅画,画的仍是一个脑袋大身子小的小人,穿着盔甲,手上高举着宝剑,胯下还骑着马,许是因有些匆忙的缘故,那马竟少了个尾巴。

黛玉见此,也不由得揣测林思衡在河南究竟何等忙碌,暗暗叹了口气,指尖沿着墨痕划过,提起笔来,自己将那马补全,将信细细收好,仍放那盒子里去,冲着门外喊道:

“雪雁,进来磨墨,我要写信...”

...

宝玉既到了梨香院,薛姨妈倒不因外头传的事对宝玉另眼相待,仍是一如往常,热情的搂着宝玉疼爱一番。

宝玉也笑嘻嘻的受了,左右他在贾母跟前也习惯这样。

陪着薛姨妈说了几回话,便又来寻宝钗。

宝钗正皱着眉头翻看家里的账本,眼见宝玉进来,也只得打起精神招待着。

自打宝玉发觉在家中姐妹处受了冷遇,便愈发往梨香院来得勤,眼见宝钗又在看账本,不由笑道:

“宝姐姐怎么也学得跟琏二嫂一般,成日里瞧着这些蠹物。

薛家这般家业,难道还能少了宝姐姐花用不成?若叫我说,像金银这等阿堵物,只管够用便是了,多些少些的也无妨,又何必管它。

如姐姐这般人物,还是该多读写诗词,陶冶性情才是。”

宝钗暗自叹了口气,不接这话,只笑道:

“宝兄弟今儿来,是为的什么?莫不是专程教训我来了?”

宝玉接过莺儿递过来的茶,道了声谢,方叹了口气,有些沮丧道:

“方才去与林妹妹说话,她仍不太搭理我。

自林妹妹来了府里,凡我有的,总记着她一份,只是怎么也亲近不得,与我说话倒像是跟外人似的。”

宝钗面上微微一愣,旋即安慰道: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